Search

《茜問:美少女教主疫情家庭音樂會系列之四:送別篇》—詞李叔同

鋼琴:陳文茜
  • Share this:

《茜問:美少女教主疫情家庭音樂會系列之四:送別篇》—詞李叔同

鋼琴:陳文茜
演唱:Melody

長亭外,古道邊,

芳草碧連天。

晚風拂柳笛聲殘,

夕陽山外山。

天之涯 ,地之角,

知交半零落。

一瓢濁酒盡餘歡,

今宵別夢寒。

長亭外,古道邊,

芳草碧連天,

問君此去幾時來,

來時莫徘徊。

天之涯,海之角,

知交半零落。

人生難得是歡聚,

唯有別離多。

*李叔同(弘一大師) (西元1880年~西元1942年),生於 天津,少時 擅長吟詩作畫,寫字刻印。西元1901年來到上海,於南洋公學讀書,讀書期間,李叔同喜歡戲劇,有時候上台反串,參加許藝術活動。

西元1905年至西元1910年間,他在日本東京上野美術專門學校學習西洋畫和音樂,成為近代中國 第一位出國學習音樂、繪畫的知識分子。而他除了學習作曲理論之外,還主攻鋼琴。

西元1910年3月,李叔同回國,先後任教於天津、上海﹐同時在《太平洋報》任音樂編輯。西元1913年任浙江第一師範音樂、美術教員,並兼任南京高等師範的音樂、美術教學工作。

西元1918年到 杭州虎跑寺出家,法名 演音,號 弘一。

西元1942年 病逝於 福建泉州開元寺。

*原曲J.P. 奧德威(John Pond Ordway, )(西元1824年~西元1880年)他本非作曲家,而是一位外科醫生,畢業於哈佛大學醫學院。他寫下這首歌曲 ,原是為了想念他的母親,原歌曲叫做(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)。

此曲流傳至日本後,李叔同填詞:反而成為中文世界中最著名的歌曲。

*長亭:乃古代供行旅休憩的驛站。近城的十里長亭 ,經常是人們送別的地點。

*天之涯地之角:形容極遠之處。韓愈《祭十二郎文》「一在天之涯,一在地之角,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,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」。

*知交半零落:知己朋友們約有一大半 ,已經天上人間兩隔。

*一瓢濁酒盡餘歡:典故出自《論語雍也》~子曰:「賢哉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 也不改其樂。賢哉 回也。」坊間有其他版本,但由由弘一法師弟子豐子愷親自手抄,多次再版 付印《中文名歌 五十曲》,所載《送別》的歌詞是「一瓢濁酒盡餘歡」。

*今宵別夢寒:今夜分別之後,夢中想念,不禁孤寂又寒冷。

送別
https://bit.ly/2zFMgpu


Tags:

About author
和我們一起聽感人的追夢故事 掌握全球的趨勢脈動, 帶您一起看不可不知的世界大事。
《文茜的世界周報》官方粉絲頁。 TVBS 56台 週六21:00-22:00 文茜世界周報亞洲版(專家版) 22:00-23:00世界周報歐洲版(專家版)/周日21:00-22:00世界周報 22:00-23:00財經周報
View all posts